加快在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应用,培育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形成特色特色镇。
3.推进互联网协同研发创新。推进应用小镇与省内外科研实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深入合作,发展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互联网融合创新平台,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培育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对主导产业的基础性、公共性技术研发的扶持,为特色产业镇企业提供低成本、高速便捷的信息服务,提升应用小镇创新能力与效率。
4.培育互联网中小微企业。依托小镇主导产业和特色互联网应用,建立互联网产业联盟、创业孵化基地,为创客提供工作场所、团队运营、资金扶持、产品推广等孵化服务支撑。举办中小微企业特色培训班,建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互联网平台,加快创新项目向孵化企业转化,培育壮大一批互联网小微企业和创新应用。
5.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制定互联网小镇发展规划,完善出台扶植小镇创建的财政、国土、税收、人才、商事、审批等配套政策,建设创投基金、融资服务、企业孵化、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平台,简化企业投资程序,构建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全光网小镇,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入镇、百兆网络进户。加快小镇4G网络和高速WLAN全覆盖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交通、基础网络等生活配套服务。
4、特色小镇创建程序
特色小镇实行创建制,创建期为3年。实行“宽进严定”的原则,按照“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的程序组织申报。
41、申报组织1.申报主体。本方案所指特色小镇申报工作,由特色小镇管理机构(如县、镇级人民政府或工业园区、高新区、保税区、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等,下同)作为申报主体报送申报材料,经各地级以上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推荐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申报材料。(1)XXX省特色小镇申报表;(2)XXX省特色小镇申请报告;(3)申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f(4)申报单位所在地政府出台或正在出台促进特色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和资金扶持的有关文件;(5)相关辅助材料及其他需要详细说明的事项。
42、申报条件1.特色小镇(产业型)。(1)工作机制。小镇所在地(市)、县(区)政府重视创建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小镇共同参与的创建领导工作机制。
小镇要有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所在地级以上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