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海绵化小区径流污染削减效果监测分析与研究
作者:李小风柴同志杨超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8年第01期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即采用源头生态化技术控制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与地面径流正相关,且污染物在降雨初期及小雨情况下浓度较高,因此,控制面源污染即控制初期地表径流。本文通过监测小区海绵化后出口流量及污染物浓度变化,研究在小雨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削减效果,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键词:海绵城市面源污染径流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a)013002城市降雨地表径流造成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1。径流污染是一个涉及多介质、多时空尺度和多污染物的复杂过程。区域气候、降雨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强度、不透不面积的比例,排水体制,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等因素都对径流污染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降雨前地表污染物的累积状况与降雨特征是影响城市径流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即使降雨量近似相同的降雨事件,径流污染负荷也存在明显的差异2。建成区污染物浓度明显比规划新城高,雨量越大初期污染物浓度超高,中雨到暴雨降雨条件下污染物浓度20mi
左右趋于稳定,暴雨中污染物浓度在5mi
内降低50;15mi
内降低70~803。道路中交通量对面源污染物浓度影响较大,交通量越大径流中有机含量超高,胶体态有机碳和大分子类色氨酸蛋白物质含量越多4。透水混凝土路面对雨水径流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透水混凝土去除各种污染物的机理研究不足,面层材料和微生物对污染物净化贡献不清5。绿地进行海绵化改造,增加生物滞留塘等可实现初期雨水面源污染年削减率58,屋顶绿化对径流污染具有较大作用6。透水铺装去除径流中TP、COD和TSS等污染物效果较好,而对TN的去除效果较差,混凝土缝隙透水砖铺面对NH4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透水混凝土7。下凹式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对COD、TP、T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3、721、471、7438。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塘、屋顶绿化等构筑物已在国内外解决初期径流污染中广泛采用,而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主要用于控制中小降雨事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中小降雨事件中,海绵化对小区径流污染物削减效果,分析相关指标相关性。1实证分析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1项目概况武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于2014年,项目占地面积10605m2,其中:硬质屋面面积为1461m2,小区道路面积为3529m2,广场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