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学情利用多种手段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那么学生对新知探索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因而更能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培养其创新精神。当然,具体的怎样创设教学情境以及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要因学生、因课型、因课时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觉得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就是符合“三贴近原则”。下面,我就鲁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第一项目《生活处处有情趣》这节内容谈点关于情境创设的粗浅的认识。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一扫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调、抽象,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很多内容都较为抽象,不容易接受和理解,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将抽象的的内容具体化,易于学生感受。例如,在学习《生活处处有情趣》一课中,我就采用了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首先展示了微山湖秀美风光的一组图片,并播放歌曲《微山湖》,提出问题:1、这些景色和歌曲你熟悉吗?看了这么熟悉景色,听了这么熟悉的旋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你还到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呈现给学生的图片是学生们熟悉的家乡美景,歌曲也是表现微山湖美丽风光的,学生耳熟能详,让他们感到亲切,这样就会有话可说,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介绍到过的地方,带大家一起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大自然无限的怡清雅趣,从而体会自然风光的无限情趣。其次,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表现农民、渔民丰收时的喜悦以及各行各业忙碌的情境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劳动场面中人们脸上为什么洋溢着喜悦和幸福?看到他们的幸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展示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劳动和收获让他们感到幸福?从而感受到劳动创造的乐趣与幸福,感受劳动带给人们的情趣。然后,展示学校生活中的照片,如初一年级拔河比赛的照片、参加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的场景、运动会上同学的身姿及元旦汇演的刻苦排练等图片,引导学生探究:说一说这些学校学习、活动的场景,你参加过哪一种?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