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回忆版(一)
一、考题回顾
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PPT呈现问题1:
f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提出设想:如果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通过递进式的问题:去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今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你能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最后师生总结方程:x2x4x140过渡语:同学们会用简洁的方式求解这类型的方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并同类项》板书: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二探索新知问题1:现在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求解方程,看看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好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比如:1猜想验证的方法,试出答案2算式的技巧3保留x,叠加的方法问题2:同学们现在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分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更便捷,有迹可循,能用到其他类似的方程求解中三课堂练习
f问题1:有一列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可适当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中的变形步骤。
【答辩题目解析】1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首先,方程为等式方程。其次,该方程有且仅有一个未知数。最后,该方程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2“合并同类项”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何进行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参考答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中出现“合并同类项”这一概念。教材中这样写道: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对于此概念的教学可以采用在
f具体实例中归纳得到,首先给学生一定量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抽象出概念。再对概
念进行适时的巩固。
一、考题回顾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f1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A都是正数B一正一负C都是负数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f四小结作业
f引导学生总括: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可见,引进负数后对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统一的加法来解决。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不论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