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小学语文《咏柳》小学语文《咏柳》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教材版本:教科版一年级下册3、学科:语文4、课时:1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78页。(2)搜索诗人贺知章的有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会认“眠”“晓”等11个字,会写“处”“夜”“知”等10个字。、、、能力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的大意。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的特点。整棵树枝叶翠绿,好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突出了它们柔美而细长的特点。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下垂。“不知细叶谁裁出”,写柳叶,突出它们细巧的特点。“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发出的赞叹。那一片片细小精致的新叶,是哪个心灵手巧的人剪裁出来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这细巧的叶子裁剪出来的。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
f四、教学方法根据课标精神和本课的课型特点,针对低年级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展示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以朗读作为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在课文的理解方面,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己根据课件所给的情景,亲身体会诗文的意境。不会的字词,学生用笔圈起,方便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消除盲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