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逐渐成长,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儿童逐渐会从理想化走向社会现实,尽管有时是带着无奈和不情愿。
二、动漫文化:心能美育的承载方式
动漫文化是心能美育发挥作用的一种中介,也是心能美育得以开展的承载方式。从文化的内涵划分,动漫文化属于精神文化。动漫文化以高新科技为载体,凭借其夸张、幽默、形象、拟人化等特征而深受儿童喜爱。而媒介所传播的以依附主流文化作为自己生存发展基础
f的动漫文化更是对儿童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强烈,能够引起儿童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
人从个体到成为现实的社会的人,所要经过的社会化过程,归根结底是人融进社会文化中去的过程。人的这种文化过程包括文化教化、文化涵化两个方面。文化教化是外在的,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教育引导过程。文化涵化是主体在社会文化
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将外在文化影响吸收,并逐渐转化为个人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素质的过程。在文化变革日趋深刻、剧烈的今天,文化教化、文化涵化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动漫文化对儿童发展具有文化教化与文化涵化的双重效应,其中符合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动漫主题思想性与
性对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品质具有直接的教化功效;而符合儿童审美趣味的动漫形式视听同步性与卡通幽默感对儿童形成和谐的人格结构与活泼开朗的个性特点具有深刻的涵化功效。与游戏文化一样,动漫文化是儿童文化的基本形态,也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文化形式,直接构成现代儿童文化生活的基本方式。在信息社会中,动漫文化既是儿童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三、“心能美育”的美育蕴涵
美是一种文化,审美是一种文化心理活动,而美育则是一种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过程。从文化心理分析的视角看,“心能美育”具有独特的美育蕴涵。
一心能美育:“图文时代”的审美教育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儿童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图文时代”教育的显著特征是美育的变革。这不仅是高新科技支持下原创动漫发展的内在审美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赋予了动漫文化一种全新的教育功能即努力探索能够有效激活儿童心理潜能的动漫审美教育策略。任何教育体系都有时代烙印和文化品格。从福禄贝尔的“恩物”教育体系到蒙台梭利的“操作”教育体系,从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模式到瑞吉欧的“社区文化渗透”教育模式,尽管时代背景不同,文化品格各异,但是在教育体系模式的建构上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有一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