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作者:宋小娜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4期
【摘要】自2009年7月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很快,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货币回流受阻、利率、汇率没有市场化等制约因素,阻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抓住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一带一路”的建设等有利契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回流金融中心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可以跨越国界,在境外自由流通,发挥了货币的计价、结算和官方储备的作用。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其他重要货币如美元、英镑、甚至日元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快
从2009年7月,相关部门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始到2015年底,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收支已经达到723万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45倍。以人民币结算的货物占全部进出口的比重也接近13。
(二)与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
2000年中日韩与东盟十国签订货币互换网,成为货币互换协议的开始。201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签订货币互换协议。2013年又与英国签订了30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是迄今为止金额最大,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货币互换协议。截至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33个境外央行和政府机构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33万亿美元。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从单一到多元
2004年香港地区开始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被认为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开始,到2014年境外人民币存款突破万亿大关,业务范围也从存款扩展到债券、基金、保险等品种。台湾地区、新加坡、法兰克福、伦敦、卢森堡等国家和地区也成为发展最快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一)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其货币实现国际化的强有力保证。经济实力越强,持有者对货币的信心越强,持有量增加越快,货币国际化地位提升也越迅速。
我国在2015年GDP总量达到676708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均GDP仅为8016美元,而同期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都超过了37万美元,差距还很明显。而且我国经济规模虽大,但实体经济较弱,易受外部冲击,受到经济波动和外部风险的影响较大。
(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持币者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