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若论饮酒,还是诗仙的诗更纯粹:“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似乎,诗仙的气质与酒更配。
五、思乡之酒。
戴叔伦有诗《对酒示申屠学士》:“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渴望喝醉梦回故乡的,恐怕不止是这位戴叔伦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而张九龄的这首《望
f月怀远》怀念的不仅仅是故乡,更是故乡的佳人吧;“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姚合的《春日游慈恩寺》表达的思乡愿归之情,也巧妙地借赏春饮酒表达出来,令人伤感。
除此之外,杜甫更有一首《饮中八仙歌》。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对唐朝的酒文化,可从中窥探一二。诗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对这首诗,《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我们又何尝不能体悟到酒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呢?
总之,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也能从唐诗中看出唐朝酒文化的空前繁盛,真可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f参考文献:(1)、《唐诗中的酒文化》,来源于网络;(2)、《关于唐诗中酒文化的研究》,新浪博客;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