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德育课的职业理想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职校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职校学生的培养关系到祖国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图从德育课教学角度谈谈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中职生大都经历学习成绩差的打击,上普高没指望,到社会就业又年龄太小,没有余地下选择中职某个专业。一方面,中职无入学门槛;另一方面,受国家对中职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补助的吸引。许多家长对他们的子女失望,中职学校成为他们寄托子女两三年的场所,子女的学业成绩,他们漠不关心。中职生普遍思想上表现为意志消沉、生活懒散、贪图安逸、搞破坏,厌学情绪严重等;心理上表现为心理自卑、逆反、盲从、焦虑等,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行为上表现为行为意识差,自由懒散、纪律性差,如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抽烟酗酒、以及赌博、比吃穿、拉帮结派、迟到、早退、旷课,生活习惯不好,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扔、不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等。二、职业理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
f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三、德育课的地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强德育课教学,德育课教学应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职业中专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生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在学校、在社会都受到不同因素的思想影响,他们是现实世界的人,现实生活对他们的思想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当今改革开放和新旧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就必然要求德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四、《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