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探索
作者:杨蕊娥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9期
【摘要】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就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进行的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探讨。
新颁《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甘肃省通渭县历史人文底蕴厚重,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条件给本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本校自践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通渭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立足“知行意合一”,制定课程“三维目标”
赵亚夫教授认为“一个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目标,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实现知识、情感、行动的和谐统一。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可能会对使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感到乏味。而乡土历史资源为学生所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久远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间的距离感,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以乡土历史资源《温馨通渭》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乡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文化遗产,使学生全面了解通渭历史,逐步增强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法、发现法、体验法、对话法和考查法等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探究,进行选题、搜集、整理、研究,最后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温馨通渭》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历史情感,使学生认识到通渭在华夏大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