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甲级试卷真题及解析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资料1近日,一个《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的图帖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位自称北京某大学留学生的韩国女大学生,说中国人吃粽子不懂得讲究礼节,并自摄图片教中国人如何吃粽子。此帖一出,引发了网友关于保护端午节风俗的热烈讨论。网友的意见,且不复述,但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网友对韩国女大学生之举反应如此强烈?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并没见到中韩就其他节日像这样较劲。是不是韩国人过于自以为是?或者仅仅是因为韩国曾经将端午祭成功“申遗”至今还令中国人耿耿于怀?抑或是中国网友在内心真的瞧不起我们身边这个曾经自比“小中华”“东国”的?我以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这些年,对于传统文化,讨论甚多,左、中、右各派观点竞相交锋。在喧腾的表象背后,确实有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传统节日为例,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必然要走向衰弱。此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其中亦蕴藉荒谬不经,必须予以揭露。放眼世界,早于我们先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地区有很多,并未见得它们都把传统节日弃如敝屣。韩国只是其中一例。西方的主要节日大多也是植根于农耕时代。从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那是否就可以认定传统节日迟早要与人类永绝呢?再则,以农耕文化来解释传统节日的现实处境,不仅在实践上站不住脚,而且在逻辑上也存有问题。每一种文化的历史演进之路,不可能都是简单的新陈代谢或此消彼长,更多的应该是发展与继承并行不悖。何况,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有今天这种窘状,政治干预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并不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农耕产物,更是人类进程的缩影。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有助于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而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