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出少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让她们有成就感,从而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抄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每个例题后,我一定会让学生练习一个同类型的习题,再次投影分析点评,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起到“练中提”的效果。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我的思路,认真读题、分析、归纳,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后习题的布置提供变式训练
职高学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未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他们习惯性地只能死记硬背,呆套题型解法,不善于总结反馈,导致知识记而不牢,用而不活。为了把课上所学知识真正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技能,一定要精心布置作业,做到1注重基础题的训练,难度要适当,否则会让学生失去信心。2习题与课上例题题型相仿,但有所不同,让学生首先从模仿中学会,再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把知识学活。实践下来效果较好。
四、情感方面赏识教育
教师本人要端正教学态度,实施情感教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高复班的数学老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希望,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这一点非常关键。要“持之以诚”,“动之以情”,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只有把满腔热忱倾注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其感到教师的真诚与善意,才会引起师生双方内心的“共鸣”,让每一堂课都在对学生的不惜赞美之辞中找到质量。课堂说话要多用“鼓励”、“表扬”等手法,绝对不能用“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对学数学燃起热情。只要坚持让学生习惯自己思考,就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自主,让他们表现,并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废除“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教师展示自己解题水平的“绝活表演”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有所突破,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义明《数学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