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对策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安之策。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和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技术,是当下高校研究的课题。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形势;对策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3602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国家经济增长存在必然的联系,只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创造出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据悉,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突破700万人,而据国家统计局7月份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78,是时隔三年经济增长速度又一次回到8以下。经济增长的放缓势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期待越来越高,就业压力日益增加。任何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牵扯着一个家庭悲喜,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行业间就业差距明显(一)优势学科、热门专业就业。对于行业效益较好且是高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平台专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的竞争非常激烈,
f甚至出现了“抢人”的现象,这部分毕业生只需要参加本校的宣讲会或招聘会就能拿到用人单位的录取通知,且对用人单位的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就业环境宽松,就业压力较小。但同时这部分学生的违约率也是最高的,刚签了一份工作没多久,又有一家自认为更好的单位录用,就立马办理违约,类似的事情这部分毕业生中时常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校辅导员老师加强就业指导和诚信教育。
(二)冷门专业就业。对于冷门专业或行业不景气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环境紧俏,加之就业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对成绩、等级考试有严格的限制,无形中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门槛,尤其是学习吃力的学生就业压力就更大了。而且,同一院校内,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的区别对待,也无形中增加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有个明显的特点,综合素质特别优秀者和有一定特长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综合素质优秀者自然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再限定所学专业,而是强调会什么、做过什么。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人才模式上进行创新,对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三)非优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