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息系统的流程架构
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流程架构是在系统设计中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的三个重要内容。一、现状早期银行信息系统的流程架构,没有被给予太多的考虑,基本上按照原来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流程设计。但随着现代金融业务的发展,银行业务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从原来的简单交易、简单服务发展为复杂交易、综合服务;从原来的以本网点服务为主,发展为大量的跨网点、跨地域服务。并且,随着银行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许多银行信息系统内部存在各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处理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跨银行、跨行业服务,也在迅速发展。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第三方合作机构之间的往来也都全部通过计算机处理。此时银行的业务处理系统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有涉及本行以外第三方的服务,信息系统不单要走内部流程,还要走与系统外不同系统打交道的流程,处理环节更复杂,处理链条也更长。这时,一些早期设计的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面对各种各样新、旧业务,仅按手工操作的方式随意设计的流程,使系统处理流程显得复杂和凌乱:不同时期上线的系统、不同的研发团队、不同的产品,尽管其业务流程相似,但计算机的处理流程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这种流程的不规范给系统维护与新产品的研发增加了非常大的困难。
f研究信息系统的流程架构,就是对银行在各类客户服务里的处理流程进行分解、抽象、综合并归纳。理顺内部系统之间、内外系统之间的流程关系,并且把系统内外的处理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银行在不同流程中充当不同的角色,构建一个合理的流程规范。从而结合流程架构去设计信息系统的架构。
银行信息系统里最基础的系统是银行的交易处理系统。如上所述,银行交易处理系统要处理的业务,有辖内与辖外,有本行与跨行、有本地或异地之分。下面,对交易系统的流程进行宏观分析:
(一)银行电子化前
在银行电子化前,银行面对仅涉及本营业点的业务时,业务处理流程相对简单。通常是在营业点柜台由柜员受理客户的服务要求(收单),然后直接由该柜员处理。对于核算业务,通常就是一借一贷,在本营业点就可以完成。然后把结果返还给客户。
当业务需要跨营业点(跨行)处理时,流程就相对复杂了。第一步,收单行收单后,先在登记簿作登记,并作相应预处理(例如借方账户处理)。然后,如果涉及的对方行与收单行在同一个城市,则由收单行提出同城交换;如果涉及对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