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义、中国资本主义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约80年的曲折发展,于1949年左右萎缩。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7年)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正处于建国后的七年过度时期(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教师副板书:过渡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840
1949
1956
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师: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严峻。经济全面崩溃(中国的经济状况)、交通瘫痪、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状况)人民生活十分贫困。那么为何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会出现国民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呢?生:思考回答⒈国民经济恢复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③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⒉措施:略讲)①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③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⒊完成: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底工国民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强调时间1952年)⒋影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五计划”)(过渡语: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
f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一五计划”㈡“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⒈背景: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师:为此,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度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的内容就是“一五计划”的内容,我们具体来学习下。⒉内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