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教育网www3educom海量教育资源免费下载
人文精神与当代教育的浅议
《师道》是一本我出来工作后喜爱阅读的杂志因为与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先行者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使我获益良多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然而我在2008年第7、8期合刊上读到曹中原先生的《教育杂感两则》中“关于‘教育本质’的狂思乱想”一文有一些想法和曹先生颇有出入。想法一旦产生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我想就自己的想法向曹先生请教。创世伊始人问上帝“人跑不过马、兔子力气不如大象、牛上树摘果不如猴子捕食不如老虎、狮子我该如何办”上帝回答“人有大脑可以思考可以弥补不足。”曹中原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得出“人的特长是智慧而人的智慧要通过教育得来易言之教育的本质是启迪人的智慧增长人的智慧”的结论我是同意的。正如鲁迅所言“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生存、温饱、发展的技能不会生而有之都必须依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须承担起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作者从中国两千年的教育史是“伦理道德”教育史、“诗词歌赋”教育史而西方从16、17世纪起就抓住了科学和技术特别是抓住了“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对比中看到西方人畅游在“声、光、电、色”中时中国仍然抱住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不放这才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直落后和挨打的屈辱史。有鉴于此作者开出了药方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凭据”最根本的途径是把最新的“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作为我们教育的内容。这是增长人的智慧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实曹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在上个世纪的初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已经意识到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才不遗余力地猛烈抨击封建传统文化要求打到“孔家店”甚至提出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他们一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无情揭露一面向西方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希望由此开启民智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胡适阐扬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陈独秀推崇的欧洲19世纪的实证主义及功利主义都反映了这种倾向。我们稍加注意便发现五四一代人开出的药方不单是科学还有民主。曹先生仅仅把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作为有效的根本途径不免有失偏颇了。可能曹先生有鉴于我们的学生应试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巨大落差也有感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