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诗坛上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他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问题二、阅读课文,初步把握设计意图:初步朗读,把握课文内容,疏通文意。问题1、对照课本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并标注出疑难语句。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
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问题2、背景简介设计意图: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李白在写本文的时候是跟谁喝酒呢?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问题3、整体感知,字音把握字音:朝zhāo樽zū
还huá
岑c
烹pē
g馔zhuà
恣欢谑zìxu径jì
g裘qiú问题4、揣摩: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有意图:要求学生在朗读以后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形象:大醉,酣卧不起。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5、尝试分析李白痛饮大醉的原因,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设计意图:分析李白醉饮的原因,理解诗人心中的悲苦。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②“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问题6: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讨论问题。我们知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