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追求的,一个戏本中的主角滚在生活的漩涡里,奔赴他的命运。希腊戏本中的主角是个发达在最强盛时期的、轮廓清楚的人格,处在一种生平唯一次的伟大动作中。他像一座希腊的雕刻。他是一切都了解,一切都不怕,他已经奋斗过许多死的危险。现在他是态度安详不矜不惧地应付一切。这种刚健清明的美是亚里士多德的美的理想。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美的人生是极强烈的情操在更强毅的善的意志统率之下。在和谐的秩
f序里面是极度的紧张,回旋着方量,满而不溢。希腊的雕像、希腊的建筑、希腊的诗歌以至希腊的人生与哲学不都是这样?这才是真正的有力的“古典的美”!
美是调解矛盾以超入和谐,所以美对于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的作用。一幕悲剧能引着我们走进强烈矛盾的情绪里,使我们在幻境的同情中深深体验日常生活所不易经历到的情境,而剧中英雄因殉情而宁愿趋于毁灭,使我们从情感的通俗化中感到超脱解放,重尝人生深刻的意味。全剧的结果即英雄在挣扎中殉情的毁灭有如阴霾沉郁后的暴雨淋漓,反使我们痛快地重睹青天朗日。空气干净了,大地新鲜了,我们的心胸从沉重压迫的冲突中恢复了光明愉快的超脱。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从心理经验的立场研究艺术的影响,不能不说是美学理论上的一大进步,虽然他所根据的心理经验是日常的。他能注意到艺术在人生上净化人格的效用,将艺术的地位从柏拉图的轻视中提高,使艺术从此成为美学的主要对象。
(节选自宗白华《哲学与艺术》)14.下列对于“中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庸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达成和谐、秩序的人生美的途径。B.中庸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而是“善的极峰”。C.中庸不是执中,而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D.中庸力求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15.下列说法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A.青年人血气方刚,偏于粗暴;老年人过分考虑,偏于退缩。因此,只有中年人才能真正做到中庸。B.希腊的艺术、人生、哲学都体现出一种“古典的美”,这种美正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美。C.作者认为,宇宙的美与人生的美有相似之处,达到美的途径也是相同的。D.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在柏拉图艺术净化人格的理论上更进一步,使艺术从此成为美学的主要对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1619题(共11分)【甲】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
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