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控制电路………………………………………………2842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29421主电路供电方案选择…………………………………………………………29422主电路形式的选择……………………………………………………………30423控制电路方案的选择…………………………………………………………324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33共25页第3页
┊┊┊┊┊┊┊┊┊┊┊┊┊装┊┊┊┊┊订┊┊┊┊┊线┊┊┊┊┊┊┊┊┊┊┊┊┊
f431引言……………………………………………………………………………33432双闭环控制的脉宽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33433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36总结………………………………………………………………………………………39参考文献…………………………………………………………………………………40致谢………………………………………………………………………………………41
┊┊┊┊┊┊┊┊┊┊┊┊┊装┊┊┊┊┊订┊┊┊┊┊线┊┊┊┊┊┊┊┊┊┊┊┊┊
共
25
页
第
4
页
f第一章
引言
11
┊┊┊┊┊┊┊┊┊┊┊┊┊装┊┊┊┊┊订┊┊┊┊┊线┊┊┊┊┊┊┊┊┊┊┊┊┊
直流调速系统简介
调速系统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大类。由于直流电动机的电压、电流和磁通之间的耦合较弱,使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能够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启动、制动性能良好,故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在高精度、大调速范围的传动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拖动的薄弱环节逐步显示出来。由于换向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电气传动自动化领域中出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交流电动机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众所供
12PWM直流调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状况
有许多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既能正转,又能反转,而且常常还需要快速地起动和制动,这就需要电力拖动系统具有四象限运行的特性,也就是说,需要可逆的调速系统。改变电枢电压的极性,或者改变励磁磁通的方向,都能够改变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控制技术已居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造价较高,目前在国内应用局限性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取代较为落后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