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浪动物的悲惨境地与文化观念上的误区大有关系r
1、宠物还是伴侣r
r
猫狗也有敏感发达的神经系统,有丰富的情感,它们的生命并不比人卑微。西方人世世代都接受这样一种教育:狗是另一种形态的人。中国有句老话,欺负哑巴畜生的人,也将变成畜生。多年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的遗毒,商品社会的人情冷漠,使这句话失传了。宠物这个名称,本质上就充满了予取予夺的屈辱意味,受宠失宠全凭主人的好恶。国际上对家养动物有了新的定义伴侣动物,名称背后反映的是生命尊重生命还是生命凌驾生命,伴侣动物这一称谓使小动物从对人的依附和从属关系中摆脱了出来。人类与动物之间在情感上互为支撑、相互需要。有时候,恰恰是这些弱小无助的生命给了失去生活信心的人们活下去的勇气。承认动物生存权及其他权利,是人类敬畏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处的前提。r
r
2、人与猫狗谁更重要r
r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会长说:“现在好像一提保护动物就会遭到反驳那么多残疾人、失学儿童还救不过来,还提什么救助动物?我们认为,残疾人、失学儿童是应该救助,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也建立了希望工程,有了初步的保障体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等到所有的国民都脱贫之后再提保护动物。”r
r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梦晓说得好这世界上永远有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穷困潦倒的人。如果连小动物都没兴趣救助,你就能救助更多人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不需要高调去宣传的,这个观念应该是融于我们生活的一部分。r
r
流浪动物的救助是一个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标志,更是实际的需要。很多流浪猫狗都没有采取过防疫措施,身上携带各种病毒和寄生虫的几率远远高于家养动物;流浪动物的排泄物、呕吐物可能带有病毒,它们的尸体很容易形成病菌的传染源,还可能污染水源,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一些流浪动物还会袭击、伤害儿童,危及人们的安全。目前已知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历史上多次大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就有鼠疫、狂犬病、疯牛病、猴天花、禽流感等。减少流浪动物能维护市容、减少疾病、减少人被交叉感染的几率。仅仅从这一意义上说,救助流浪动物,就是帮助人类自己。r
r
致人死地的疾病就是动物的反抗,是大自然用另一种方式对人类的警告和惩罚。归根结底,SARS也好、禽流感也好、甚至口蹄疫、疯牛病,这些灾难都与动物福利有直接的关联,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许多人把这些灾难归因于动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