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附近缺乏相关娱乐或保健场所,景点服务内容较为单一,附近餐馆、酒店数量较少,不利于提供多日参观旅行。同时,导游缺乏相关服务意识,讲解缺乏趣味性,咨询服务系统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客观评价。四、天津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加大中医药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培养一批既具有丰富的中医文化知识,又有良好服务意识的人才队伍。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健全天津市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增设中医文化旅游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中医药相关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中医文化旅游人才,扩大技能服务规模和范围。同时还可以加强相关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例如按摩推拿师、针灸理疗师、保健医师、护理人员等。2开发多元化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宣传,塑造旅游品牌。积极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中医医疗保健旅游、中医传统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DIY等,促进产业内部六大要素(食、游、购、住、行、娱)相互联系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积极开发中医药旅游附加产品,例如中医保健产品、中医养生药膳、传统中医医具、中医美容产品、中医文化纪念品等;打造全新的、全面的旅游项目,将医养、食养、疗养和水养等相融合,发展中医运动养生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等,最终达到让游客享受全方位中医药旅游服务的目标。同时,设计具有天津中医文化特色的品牌,提升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价值,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营造积极的社会评价。3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国际市场。在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天津市中医健康文化旅游也要开拓国际市场。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积极推动其融入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吸引国内外更多消费者。首先,通过适宜的国际营销策略推动中医文化产品、旅游服务、旅游人才等全方位国际化,发挥天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其打造成北部沿海地区具有国际化水平、完善的中医药旅游保障体制、服务水平高、风景优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其次,借助国家近年来积极对外宣传中医药的政策,开发北欧旅游市场,拓展东欧旅游市场,巩固东南亚旅游市场。通过发展中医药国家贸易,向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中医文化产品、中医药服务等。参考文献:1韩路宾,郑良久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N地方经济,2013,(11)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