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米乐视寄予厚望,智能电视时代似乎又要重演一遍智能手机的江湖故事。平心而论,传统电视行业落后的发展模式与众多的消费体验痛点
f是造成互联网企业入侵的核心因素。发展模式方面:产业链封闭、内容来源单一、传播渠道分散、硬件同质化造成销售利润微薄。在制播尚未分离的年代,广播电视的内容制作、播出、以及传输渠道都是由广电体系负责运营。即使制播分离后,也没有从根本层面上改变电视产业链较为封闭的状况,具体特征包括:内容:基本全部由电视台负责制作或运营,来源单一。渠道:有线网络运营商作为唯一的传播渠道卫星电视作为单一向传播渠道,这里不作考虑,一方面由于尚未完成双向改造难以运营增值业务,收入来源单一另一方面由于受地域割据影响全国接近千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各地方技术标准不同难以实现统一运营,用户规模被限制在几十万至几百万之间,无法产生规模效应。硬件:由于播出内容的单一与传播渠道的固化,电视硬件终端同质化明显,盈利模式单一,造成激烈的行业竞争,销售利润微薄。
消费与体验方面:优质内容稀缺、品类单一信号标准升级缓慢无法实现点播回看或与内容进行交互。内容方面,由于电视内容还停
f留在传统电视台的节目与直播,许多优质的电影、赛事与综艺节目极少能够在电视屏幕播放,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传输信号方面,由于广播电视信号升级缓慢,仅数字信号便花费了数年时间进行推广,高清电视更是需要更换机顶盒,在视听质量方面的升级速度远远逊于互联网。而在体验方面,传统电视无法进行点播、回看,或与内容进行交互,在用户娱乐时间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己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2、展望未来:参与者的觉醒与转型的曙光
互联网既给电视产业链带来了外来的颠覆者,也为产业链重构了商业模式,给原先的“被颠覆者”带来商业模式从无到有的巨变。一方面,参与者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产品形态与传播方式,打破用户边界,形成网络倍增效应,汇聚流量从而产生新的价值;另一方面,封闭的产业链被打开,借助爆发的流量,能够吸引外部参与者积极入局,促进生态繁荣,形成正向循环。在互联网的传输形式下,硬件公司与有线运营商得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围绕用户建立自己的生态圈。两年过去了,我们发现,“传统电视厂商都会死”是个伪命题。2013年乐视、小米进军电视行业,低价冲击叠加补贴政策退出之后的疲弱需求,电视厂商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调整适应期。2014年,随着智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