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塞上风云接地阴”既是实景,也是诗人内心感情的波涛汹涌、沉郁回环。纵观全诗感情基调凝重深沉、旋律回环往复、声韵抑扬顿挫,简直是得“沉郁顿挫”之至。(二)浑融流转的艺术境界杜甫的七律,对格律的运用已达到完全从心所欲的化境地步,既能保持律体形式的精美,又能脱出格律的束缚而横放杰出,进而达到了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谓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艺术境界。诚如秦观在其《淮海集》中所提到的“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等动词,加强了突发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③表达的方式确如散文一般,感情一泻而下,绝不受律体的束缚,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f又如《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全诗以亲切随便的口吻说出,丝毫不露对仗和声律安排的痕迹,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再如《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此诗为广德二年(764)春杜甫于成都所作。东汉末年王粲伤乱离而作《登楼赋》,诗题取意于此。首联倒装,起势突兀峻耸。“花近高楼”本可临高饱览大好春色,却说“伤客心”,盖因正当“万方多难”之际。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最是极高妙之格,天地古今所触发的历史沧桑感全都融于这一句诗中。宋人叶梦得云:“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石林诗话》卷下)④通览全诗,此诗写景抒情浑融一体,对仗工整而又不露痕迹,对格律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三)精雕细琢的炼字炼句之美宋人吴沆曾言:“大抵他人之诗,工拙以篇论;杜甫之诗,工拙以字论。他人之诗有篇则无对,有对则无句,有句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