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二)
教学参考12040900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二)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2技能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3情感学习“尽吾志”和作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教法学法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有志”“尽吾志”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第一课时
f一.引入新课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些哪些?王安石10211086,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其作品今存《____________》等。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游记文,这些游记文有什么特点?初中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熟悉课文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2.读准下列字音:褒________庐________窈________怠________圭________父________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第一段________,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________,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________,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三.预习梳理(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2名之曰褒禅。3有泉侧出。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6而其见愈奇。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