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老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一点思考
木兰乡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木兰乡塔耳小学易新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就业,使农村的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我们木兰乡地处黄陂北部偏远的山区,全乡仅一所乡中心小学,绝大多数留守生生活在隔镇近三十多里的山里,就读于村小,留守生只有参加小考才走出山沟来到小镇上见见世面。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更为突出。我曾对我乡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孩子进行了调查,全乡1300余名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多达800余人,超过半数。这给我乡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刻不容缓。一、我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经了解,我乡父母均处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大致存在着两种结构类型:一是“隔代教育”型;二是“寄养教育”型。留守儿童在这两种“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是单一或残缺不全的。调查发现,全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代养人能从身心、学习等多方面关注孩子的家庭不足8;代养人仅能照顾孩子生活的家庭高达77;照顾生活为主,且关照孩子的学习的家庭占10;仅给孩子有个留宿地的家庭占5,这样的家庭教育结果,让我这个作为山区的教育者很揪心。我不禁联想起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
f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原因及其影响1、“隔代教育”型家庭“隔代教育”型的家庭多由祖辈来教养孩子,据调查,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祖父平均年龄都高出60岁,祖母的平均年龄也近60岁,祖父中只念过小学或未上学的比例为799,祖母的比例为941,加之留守儿童的父母均外出打工,老人为了祖孙的生计,还种有田地,养了鸡鸭等家禽、家畜知识的缺乏,生活的重担,年岁的增高,导致老人对孩子的教育是力不从心,能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就够不错的了,就更不用说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的培育了,更严重的是“隔代亲”的溺爱式家庭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等坏习惯,结果使家庭教育挂一漏万。2、“寄养教育”型家庭“寄养教育”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大多寄养在亲戚家中,极少数寄养在朋友家中。寄养在朋友家中的留守儿童,因朋友跟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又碍于朋友的情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