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者把构思布局的重点放在两条主线上:一条是窦娥与以张驴儿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的冲突;另一条是窦娥与以桃杌为代表的封建官府的冲突,其中又以后者为主,其它的矛盾冲突都服从于主线的安排。这样就使得情节集中,结构谨严。在关目的安排上,作者也是匠心独具,剧情发展既层次分明,给人以移步换形的紧凑感,又高潮迭出,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紧张感,这就使整个剧情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4.语言通俗平易,明快洗练,形成了独特的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表现了关汉卿杂剧语言艺术的共同特色。
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一、白朴和《墙头马上》
白朴是元杂剧前期的著名作家,主要以历史传说和爱情故事为内容,今存三种:《墙头马上》、《梧桐雨》和《东墙记》。《墙头马上》是根据白居易的新乐府《井底引银瓶》的诗意敷衍而成,它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称为元代的四大爱情剧。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通过李千金与裴少俊这对青年男女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肯定了他们的合理要求,表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剧中着力塑造了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地同封建家长进行抗争的李千金的光辉形象。她虽为贵族小姐,却与莺莺的矜持、犹豫迥然不同,她的性格特点是泼辣率直,敢作敢为,大胆执着,刚强不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性。面对公公的压力和辱骂,敢于理直气壮的进行争论,保持了自己的尊严。
二、马致远和《汉宫秋》
马致远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号称“曲状元”,一生共创作杂剧十五种,现存七种,代表作品是《汉宫秋》。这部剧作是一个帝王爱情悲剧,也是一个民族悲剧。作者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对有关史实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流露出一定的民族感情与沉痛的忧伤情绪。它以胡、汉民族矛盾为背景,叙写了昭君为汉室江山挺身而出,毅然出塞和番,以至投江殉国的悲剧故事,歌颂了昭君崇高的民族气节,谴责了怯懦无能、贪生怕死的汉朝文武大臣,鞭挞了谄佞奸贪、卖国求荣的毛延寿,在民族压迫深重的元代,其价值取向是难能可贵的。该剧剧情哀婉动人,曲辞清丽典雅,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三、康进之和《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是现存六种元代水浒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一出轻松、幽默的喜剧。本剧最为成功之处是通过一系列误会性的冲突与喜剧性的场面,塑造了李逵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疾恶如仇、见义勇为以及对梁山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核心,李逵行侠仗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