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宽比HB大于4的十字形平面建筑
3高宽比HB大于4长宽比LB不大于15的矩形、鼓形平面建筑。
5在需要更细致进行风荷载计算的情况下可按《高层规范》附录A采用或由风洞试验确定。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某个局部表面的作用时需要采用局部风荷载体型系数用于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玻璃等的强度和构件连接强度。檐口、雨篷、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数不宜于于20。
5计算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6何谓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在地震作用计算时有何异同
答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求出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自由度体系地震最大反应取这些反应的包线称
f为反应谱。以反应谱为依据进行抗震设计则结构在这些地震记录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下是安全的这种方法称为反应谱法。利用反应谱可很快求出各种地震干扰下的反应最大值因而此法被广泛应用。以反应谱为基础有两种实用方法。
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此法是把结构作为多自由度体系利用反应谱进行计算。对于任何工程结构均可用此法进行地震分析。
2底部剪力法
对于多自由度体系若计算地震反应时主要考虑基本振型的影响则计算可以大大简化此法为底部剪力法是一种近似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计算时也是要利用反应谱。它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用反应谱计算地震反应应解决两个主要问题计算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根据结构的自振周期确定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7在计算地震作用时什么情况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计算有哪些要求
答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两组实际地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34倍也不宜小于12s时间间隔可取001s或002s且按照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8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
答8度及9度抗震设防时水平长悬臂构件、大跨度结构以及结构上部楼层外挑部分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8度和9度设防时竖向地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