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事项,可是目前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内容一般局限于政府具体工作上的建议,监督的内容定位出现偏差。
122监督方式不规范一是方式的不规范对监督主动性提出挑战。二是方式的不规范难以保证监督的效果。比如在联系检查式监督中,特约人员制度在现实运行中缺少统一的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个体化倾向较为明显,不能确保特约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123监督质量不高民主党派的各种提案、调研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调研过程中,很难深入,取得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取得信息没有很好的处理,影响监督的高度和深度,党和政府的关注度,从而影响监督的有效性124监督流于形式由于缺乏有效、规范的管理,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比如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方面,大多缺乏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制度规范,侧重于通报知情方面的形式,真正体现民主监督的内容少。座谈式容易把相互监督搞成“相敬如宾,相对无言,相安无事”,使监督工作难以发挥其作用。2参政党民主监督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21参政党民主监督缺乏系统、规范的程序和机制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程序化还不够,首先是缺乏明确监督制度,
f监督的系统、规范及可操作性不够。其次,在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现实运行中,监督程序还存在不少缺陷,进而极大影响其有效性。最后,各参政党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没有将民主监督作为一种工作常态来进行,经常出现为监督而监督,为形式而监督,对监督的实效及持续性跟踪不够。
22参政党民主监督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当前,参政党民主监督工作效能不高,很大程度上与自身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有关。首先是监督意识不强。当前民主党派成员中对参政党民主监督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对民主监督职能产生消极情绪,在民主党派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重参政议政、轻民主监督”的局面。其次,监督能力不足。当前参政党民主监督存在定位不清、监督不准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民主监督有效发挥23民主氛围不浓,执政党和政府重视不够由于传统专制政治的影响,我国政治生活中,民主氛围不够浓厚,现有的政治条件难以有效的支持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对接受民主监督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接受民主监督的意识弱化,导致民主监督的被动、弱势局面24参政党缺少自身的政党特性,代表性削弱,监督动力减弱虽然我国参政党是执政党的友党,不以执政为目的,但作为一个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