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经常相互配合工作,专业人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有可能影响到审计资料、审计证据的真实性,更有可能影响到一线审计人员的具体业务操作。因而,审计要分析环境因素可能对审计业务质量造成的影响,合理编配,选好主审。在这一关键控制点中,各专业审计人员的指任要体现不确定性,审计工作的调度要符合严密组织性,力戒由一人长期担任项目主审。在审计组进审时,凡是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相关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审计人员,一律实行审计回避,不得参与入围,这是保证审计客观公正的前提。2、要搞好审计组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涉及面广,适用法规多,工作量大而繁杂。所以,在组成审计组时,应综合考察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任务繁简程序,审计人员的专业特长、工作能力,尤其是要考虑审计人员的综合适应能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审计人员数量要与审计任务大小、完成时间长短相适应。二是审计组人员结构与所审项目和专业特点相适应,要综合现有人员实际,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每一个审计人员自身的特点。如,土建工程决算审计一般比其他单位工程的任务量要大,可分别安排两名熟悉土建预决算的审计人员按“建施”和“结施”两部分分别计算各自分项工程。而水、暖、电安装工程则每专业安排一名业务较熟练的人员任主审并兼另一个安装专业的助审,另一安装专业的主审又可兼任这一专业的助审。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特长,又起到审计组内部的制约与监督作
f用。三是重点选拔审计组长或主审。审计组长或主审应具有驾驭整体项目审计的工作能力,除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外,还应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充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在具体工作实施中,审计组长或主审要站在审计战略的高度,制订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对组员实施全程化管理。组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避免因知识、技能水平偏差,工作经验不足而带来的审计风险。3、要发挥主审在审计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建设项目审计,要求项目主审精通基建工程审计业务,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定额、组价原则和程序。在对建设单位报送的工程决算汇总表、施工图纸、现场鉴证、合同、单位工程决算书、工程量计算书、设计变更、各分部和总体验收资料、基建财务收支、项目报建手续、施工企业资质、取费级次等进行认真审查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和工作切入点。一般情况下,工程主审应以审查甲乙双方共同编报的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