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就业指导。共计911学时,占总学时的324;46学分,占总学分的258。2专业基础课程共12门:高等数学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Ⅰ、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遥感概论、测量学、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共计782学时,占总学时的278;44学分,占总学分的247。3专业课程共9门:计算机辅助制图、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WebGIS、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地理建模与空间分析、GPS原理与应用、GIS软件应用、遥感软件应用。共计416学时,占总学时的148;25学分,占总学分的140。4专业选修课程:共分3组,大约选修558学时,占总学时的198;至少修满31学分,占总学分的174。5公共选修课程:必须选择一门文科类课程和一门艺术类课程。要求所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不低于3门,共计约144学时,占总学时的51;不少于8学分,占总学分的45。五、实践课程共24学分,占总学分的135。其中:(1)见习与实习:专业见习安排在第7学期,共2周,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06。测量学综合实习安排在第3学期,共2周,计2学分;占总学分的11。地理学综合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共1周,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06。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共8周,计8学分;占总学分的46。(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安排在第5学期,1周,1学分;共计占总学分的06。遥感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共1周,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06。
f(3)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安排在第7、8学期,共12周,计6学分;占总学分的34。(4)社会实践与劳动:一般安排在假期中进行,共计2学分,占总学分的11。。(5)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共2周,计2学分,占总学分的11。(6)创新教育: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学分。六、科研训练(详见《科研训练计划》)科研训练(详见《科研训练计划》)七、课程结构表(见附表1)课程结构表(八、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2)教学进程安排表(九、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表3)专业教学计划表(十、专业选修课程开课计划表(见附表4)专业选修课程开课计划表(
附表1:
课程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结构表
学时百分比()学分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程
784
302
46
258
专业基础课程
742
286
44
247
专业课程
364
140
25
140
专业选修课程
558
215
31
174
公共选修课程
144
56
8
45
实践课程
24
135
总
计
2592
100
178
100
实践课程学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