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70703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数字地球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GIS高科技领域、资源、环境和区域规划、管理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规格:人才规格: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2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4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环境科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林、水、土管、城建、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二、学制与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36年内完成学业。三、学分要求与学位
f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修满178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合格后方能毕业。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规定方能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本专业总学时为2811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学时公共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其中课堂讲授2592学时,实践教学按实际学时数的一半折算为219学时),共178学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1公共基础课程共12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B、计算机程序设计(VB)、形式政策、军事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