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f(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
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
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
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
幅画。
18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
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9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
(1)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20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21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22.本文选择写“窗前”的母亲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参考本文,请以“
的母亲“为切入点,
写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结尾处并用一个比喻句抒发对母亲的赞美。(60字以内)(5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原本柔弱地匍匐于地,却借助枯木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
枯木本无美景可言,却借助牵牛花的装饰,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请以“借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f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写作(60分)
23、评分标准如下:
标准
项目A内容
类别
内容具体一类卷
中心明确(6054
切合题意分)
论点明确
B语言C篇章评分细则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以5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没有语病段落分明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余项
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