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6.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7.英国教育哲学家皮特思曾经认为,教育理论上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论争其
f实不是目的之争,而是“程序原理”之争。()8.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
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9.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
高准则。()10.在近现代,教育史上也出现过社会本位的目的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教
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功能学派”。()11.持社会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
斯泰洛齐等人。()1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它的全盛时期是18、
19世纪。()13.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教育
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因此,教育目的的制定主4
2020327
要考虑这种主观性。()14.教育目的的确定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15.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16.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
()18.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消灭一切分工的基础,个人
和整个人类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才会彻底实现。()19.在社会生产发展允许的条件下,教育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但却不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20.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培养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教育目的。()
21.从我国教育目的的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分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22.全面发展是排斥个性发展,因为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第六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学校德育具有政治、经济等功能意味着学校德育对学校发展起着完全、直接参与的作用。()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3.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所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