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但尚可使用年限也有可能缩短。因此,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预备后重新确定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小于税法答应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的差额,作为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应当从企业的当期利润总额中减去后,计算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预备后重新确定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的差额,作为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应当在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加上后,计算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已计提减值预备的转回及其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对于已计提减值预备的各项资产,因价值恢复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为:价值恢复当期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入损益的金额,作为前期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转回,进行纳税调减,计算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处置已计提减值预备的资产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根据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处置已计提减值预备的各项资产确定的处置损益计人当期损益。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已提取减值、跌价或坏账预备的资产,假如申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转回的减值预备,应答应企业进行纳税调整,即转回的减值预备部分不计人应纳税所得额。另外,资产发生永久性减值及资产减值预备发生重大会计差错,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不作具体说明。股权投资业务对所得税的影响对外投资时的所得税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投资准则的规定,用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其人账价值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而税法上确认对外投资成本时不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由此形成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在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会计上按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对外投资的成本。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有限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同时又规定,上述转让所得如数额较大,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确认收入并缴纳所得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作为递延所得,在
f投资交易发生当期随后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内平均摊转到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由此形成的差异属于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股权投资差额的所得税调整。根据《企业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