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以前人们对美英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行为影响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日本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似乎表明了英美模式是较优的。我国学者华锦阳2002通过分析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指出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对企业的技术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传用。并指出只有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并将其变革纳入与技术创新协调进行的轨道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和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徐金发和刘翌2002认为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者的引入、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3公司治理因素与技术创新综述
f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因素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简要的综述。31所有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1所有权属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所有权属性是指企业所有者是公有还是私有目前理论界的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私人股相比于国有股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Margolis1999通过对美国能源产业RD投入的研究发现由于该产业中RD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造成该产业中技术创新的所有权模糊以致技术创新投资的长期低回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私有化更加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增加私人股份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Madde
和Savage1999。因为私人投资的RD比政府投资的RD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更强Liddle1997。从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发展来看经历了由国家控股的国有制形式到国家和私人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股份制形式。但很多企业的产权还是不明晰虽然我国政府多年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收效不大产权结构的一体化还是重要原因因为高度集中于政府的所有权形式使企业自身的创新收益权和创新资源自配权未得到明确界定导致企业动力的不定刘三林等2000和夏冬2003。产权优化包括所有权结构调整和产权激励是解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缺乏的重要举措张旭升1998和萧延高2001。2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股权结构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水平和经营者持股水平。股东和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关注重点不一样。经营者关注于公司的短期收益不愿意进行RD投入而股东关注于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因为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会给经理带来工作的不安全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