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程新课改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
尹晓亚安徽省灵璧县第五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能够更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我校
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策划者、一言堂变为百家鸣、接受式变为探究式,成员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本文详细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具体方法和措施以及授课模式,并对取得的经验的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预习;展示;达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物理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物理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积极地旁观,更应积极地参与,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师范作用。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环顾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还不为多见,尤其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师生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互动则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主要是由教师主宰的世界。学生在课堂中或者只是“个人”,或者只是并无实质性功能联系的所谓班级之一员。换言之,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孤独的个体”,于是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便成为普遍现象。而教师又往往把全体学生当作“一个”来教,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和需求,也限制了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才能表现,忽视了学生独特的学习可能性。在教学方法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充斥着语文教坛。即使有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诱导,也只不过打着启发式、讨论式招牌的“问答法”在课堂中无限制地膨胀,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一连串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往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赶,也不进行从容研讨,教师便匆匆归结。试想这一堂堂课下来,究竟给了学生什么知识和能力,学生在琐碎的问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