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1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B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2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到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3“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D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5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伸舒的灾异观念意在
第1页第1页
fA借助天来限制君权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阐述君权神授思想D巩固儒家正统地位6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大一统”思想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7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B君权神授学说C独尊儒术建议D崇尚法治8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9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
第2页第2页
f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