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4.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体验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
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体验程序的作用,初步树立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2认识高级语言(VB)编程环境,能运行简单的程序,揭开程序设计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实例,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形成严谨客观的解决问题作风。2、内容分析:1地位与作用①、和通用工具一样,编程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章内容与第三章内容紧密相联,共同构成信息加工、表达与交流的完整体系。也与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接轨,属于基础部分。本章的第一节具体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认识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而作为本节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通过体验计算机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初步树立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并逐步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②、本节是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入门介绍,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概述和引子。因此,能否通过本节课学习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将直接关系到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顺利开设。2重点分析体验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专心爱心用心1
f3难点分析程序的编制环境,VB的初步使用3、学情分析:1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完了前三章,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学生对程序设计普遍陌生,对自己编程来解决问题,既感觉新奇有趣,又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初步了解不会觉得十分困难。2本节是程序设计入门的第一课,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和引子,同时编程又相当枯燥,因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尤其重要。学生不可能用一节课的时间对编程掌握多少,但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信息的编程加工,并通过简单的改进实现小小的目标,有成功的体验是完全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