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下面利用图28进行简要说明。
图28
f在分图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小的价格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有: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而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且TR1<TR2。也就是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类似地,在分图b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分图c中的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按中点公式计算。由图可见,降价前、后的销售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TR1=TR2,它们分别相当于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即矩形OP1AQ1和OP2BQ2的面积相等。这就是说,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变化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例子从略。
15
图29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解答:要点如下: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亦可称作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来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效果的角度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9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