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A卷基础训练1.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2.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B.读书风气日益盛行C.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D.抑商政策发生转变3.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5.“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f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6.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未发生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社
会制度的重大变迁。其原因主要是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统治者推行抑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③外国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严重骚扰④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④
7.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
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
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C.激化中日矛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