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天下治矣。”
心术:《管子》篇名,分上下篇,上篇前经后解,下篇与《内业》篇多有重复,为战国时期稷下学士著作,一说为宋趼、尹文派遗著。所谓“心术”,有双重含义:既是指心认识道的方法和途径,又是指君王驾驭、控制群臣的方法。认为“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提出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强调要排除主观成见与嗜欲,如实地观察客观事物。所论“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反映了道法融合的趋势。
精气:指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管子内业》:“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还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后来思想家一般把精气看作是一种构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东西。王充《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戴震《原善绪言下》:“知觉者,其精气之秀也。”
法先王:先秦一种法古的历史观点。即要求效法或遵循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或制度。代表性的观点有:“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见《商君书更法》);“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也。”(《中庸》)“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等。荀子也批评过惠施、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批评子思、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荀子非十二子》)周易:易:1《周易》的简称2指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原则。《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3《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东汉郑玄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4邵雍《观物外篇》:“神者,易之主也;易者,神之用也。”5王守仁《传习录》下:“良知即是易。”
一致百虑:《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唐孔颖达疏:“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有百种,必归于一致也。”
开物成务:《易传》作者谓圣人用《易经》揭示事物的真像、确定事务的方法。《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唐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程颐《易传序》:“易……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
天尊地卑:语出《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