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生完成后交流,教师进行讲解。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教材3页练习1、练习3;
2、y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x
2
1
1
1
1
3
2
2
y
4
4
2
3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四、小结
请学生发言:谈谈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举一些生活中成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教师结合板
书回顾本节课重点。
五、作业设计
1、必做题:教材8页习题261第1,2,4题。
2、选做题:教材9页第5,6题。
安全教育:入学安全教育,强调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不乘坐违规机动车,骑自行
车的同学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反思:
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3.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难点: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提出问题: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f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呢二、探究新知例2.见教材P4,用描点法画图,注意强调:
(1)列表取值时,x≠0,因为x=0函数无意义,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值
(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
(3)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折线(4)由于x≠0,k≠0,所以y≠0,函数图象永远不会与x轴、y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
补充例:已知反比例函数ym1xm23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
内y随x的变化情况?
分析:此题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ykx1(k≠0)自变量x的指数是
-1,二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时,k<0,则m-1<0,不要忽视这个条件
略解:∵ym1xm23是反比例函数
∴m2-3=-1,且m-1≠0
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m-1<0
解得m2且m<1
则m2
归纳:P6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三、巩固练习
P6练习,P89练习1、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教师提问讲解。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