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
案例一
两种战略,两种命运
10年前,万科和金田两家公司的股票几乎同时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分别是0002
和0003。当时,这两家深圳的公司同样是主营房地产,同样走的是贸易商社多元化战略,
同样在上市头两年取得飞速发展。以至于许多人把他们比作兄弟企业。
然而,到了新世纪,万科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一面旗帜,而金田继1998、
1999年两年亏损之后,2000年继续亏损,亏损额达60527万元。两家企业呈现出极大的反
差,与他们实施不同的经营战略有直接的关系。下面从企业成长角度,将万科与金田的战略
历程进行比较、分析。
(一)相似的基础综合的商贸多元化企业上市头两年,万科1993年实现营业收入1084亿元税后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64和129;金田也相差无几,1993年实现营业收入1054亿元税后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338和1228。当时中国不少行业都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大量企业都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万科1993从B股市场上筹集45亿元,然后就跨地域,跨行业,遍及全国12个城市,涉足的行业主要有五大类:商贸、工业、地产、证券、文化。截止1994年底,万科集团有子公司24家,涉及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影视文化等若干行业。金田更是在1993年28个子公司的基础上增加到1994年的33个子公司,横跨房地产,纺织,汽车出租等和酒店等行业。但是1994年,两家企业的战略已出现分化迹象,由于1993年底国家开始宏观调控,实行紧缩银根,控制信贷大规模等抑制经济过热的政策。原来能轻易取得高利润的房地产业受到剧烈的冲击。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两家公司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金田提出“继续朝着多元化、集团化、现代化的跨国公司目标迈进”,希望用多元化分散的经营风险;万科却力主“本集团从房地产为核心业务,重点发展城市居民住宅,对发展潜力较小的工业项目将重组或转让,以集中资源”的专业化经营战略。结果,1994年虽然两公司都保持利润的一定增长,但万科的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692%,而金田的房地产收入只占总收入的3192%,比纺织和商贸的比例还小。(二)两公司经营的两种结果遵循不同的发展战略,1994年后,两公司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坚持规模经营的多元化发展,跨地区扩张,专业化协调的经营方针”的指导下,金田不断拉长战线,追加在房地产以外的业务投资,从而使自己疲于奔命。在其年报中公布的子公司数,从1993年至1996年,每年以20%以上速度递增,然而子公司的收入与利润却以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