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经理人》2011年8月号“专题策划”
主题:主题:中国式职业经理人
背景资料
关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义和内涵关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义和内涵职业经理人的定义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是一个舶来品。职业经理人在广泛意义上称之为企业家,通俗地说就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的“保姆”,要求拥有非常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并承担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曾制定有“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首次对该职业做了定义,即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该标准规定该职业共设职业经理人和高级职业经理人两个等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将职业经理人与技术创新者共同称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职业经理人属于人力资本范畴。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比如要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竞争的冲动,具有坚忍不拔、自信果断和强烈的事业心,能通过事物表面看出本质的洞察能力、决策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在知识方面,职业经理人要具备硬知识、软知识和社会知识。这些都是促进一个人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随着中国企业的强大,职业经理人队伍也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享有“打工皇帝”之称,年薪达到500万的原用友软件总裁何经华,以及因为功高盖主,最后不得不离开TCL,加盟长虹的“手机狂人”万明坚,都是职业经理人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但他们自己的命运,却并不一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的无奈。调查显示,在国有或集体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中,有高达72的人从来没有跳过槽;而在民营,特别是外资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中,这个比例就低得多。这一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我国现阶段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打破,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尚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以央企全球选聘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国企高管市场配置,更多的还是其象征意义。数据显示,在外资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把职业经理人作为终极目标;这说明外资背景的职业经理人职业化程度更高。而在民营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中36把职业经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