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驱动力和策略
作者:李文波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第27期
摘要:英国现有107所大学、50多所高等教育学院,全球排名前位的大学有4所在英国。英国科技发展水平先进,具有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享有靠深厚历史传统建立起来的学术标准与良好声誉,其高等教育不仅促进了自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为全世界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该文将以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例,探讨其发展动因和策略,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驱动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c)020002
1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因
11历史原因
近代欧洲大学跨文化学习的渊源较早。1167年在巴黎研习的英国学者回国创办了牛津大学。这所具有中世纪宗教色彩的大学在建立之初就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教师和学生来自洲各地,地域观念淡薄,跨国任教游学之风盛行;教授是行会性质的,不固定归属于某个大学;教学语言为拉丁语;学生可以到欧洲各国大学学习课程;大学承认彼此授予的文凭。所以从历史上看,英国与整个欧洲由于地缘上相近、共同的宗教和相似的历史进程,跨国研习的传统深厚。
12政治动因
从17世纪开始,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要求教育殖民政策也必须跟上。英国在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批以英国大学为模型的高等学院,输出语言和服务于殖民统治者的知识技能。16401700年期间,建立了9所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大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明显的英国大学的基因。为维系英国殖民地和后来的英联邦国家的政治纽带,除办学之外,英国也为当地学生赴英国学习提供了各种便利,尤其是经济上的支持。帝国时期,英国确立了为每个殖民地创建一所大学,培养一批教师,以培养忠实于殖民地管理的精英的战略。二战后,英国政府继续沿用这一方式,以培养英联邦国家的政治精英。1963年,英国政府在《罗宾斯报告》中提出“每年资助外国留学生花费900万英镑”。这些“援助”主要投放在英联邦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这是英国保持其在第三世界影响的重要手段。从政治上看,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教育的输出和输入是其传播本国语言、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的重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手段。英国政府希望通过留学生在英国不仅能学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经历价值观的洗礼。
13经济动因
作为的欧洲发达国家,二战以后至60年代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