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吏部。这种考察地方官的制度称为“大计”。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致使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逐渐成为虚文。清代继续沿用明代的“京察”和“大计”制度,
f并一概改为三年举行一次。同时通过严格的监察制度,对官员的德行进行监督。监察制是中国古代吏治的又一重要手段其监察制度分为御史监察系统、谏官言谏系统,主要是运用弹劾手段谏官又称言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以谏诊言审核诏令奏章。在秦朝时设监御史巡查各郡县,汉代实行刺史监察郡县制度,唐代御史巡察使地方按“监察六条”进行,按《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记载,监察六条:“第一,察官人善恶”监察使以《六察法》监察地方各级官员的品质善恶,为官优劣,有过则纠评,有功则奏闻嘉奖。自后历朝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巡视各地,考察地方官员风纪,对社会舆论或者举报的地方官员道德作风问题或者徇私枉法诸事,一概上报中央进行处理,即便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只要是有伤官体的,也不放过,如清代刘声木《苌楚斋五笔》一书云:咸丰年间,“当时有某侍郎,偶至琉璃厂古玩铺闲坐,即为御史论列,获咎家居,亦为大众所不齿”。有一个侍郎偶尔至北京琉璃厂坐坐,即遭御史弹劾,丢了官职,赋闲在家。不仅如此,还被众人唾弃。而且监察官必须由品德高尚的人来担任监察标准上体现着德才兼察的特色如汉朝的《监御史九条》、唐朝的《六察法》、宋朝的《训饰百司诏》等但更多体现的是中国吏治中的德治思想。
四、古代官德教育对现代的启示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五德”用人导向,广开进贤之路。胡锦涛强调,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一)加强官德教育(二)选拔官员重视考察德性修养。加强民主推选。(三)完善官德考核和监督制度。制定德的考核标准。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