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路基施工的处理方法31垫层法垫层法是地基改造中较为简单的方法,主要是将基
f底以下湿陷性土层全部挖除或挖至预计的深度,然后以灰土或素土分层回填夯实。垫层厚度一般为10~30m。它消除了垫层范围内的湿陷性,减轻或避免了地基因附加压力产生的湿陷,可以使地基的自重湿陷表现不出来。这种方法施工简易,效果显著,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浅层处理或部分湿陷性处理方法,经这种方法处理的灰土垫层的地基承载力可达到250kpa(素土垫层可达180kpa),且有良好的均匀性。
32冲击碾压法冲击碾压是解决湿陷性黄土地质的另一种较好的办法,该方法经济方便,在现在的工程中有广发的应用,本工程中六总队就应用了此项技术,有效的加大了地基的承载力度。冲击碾压是压实技术的新发展,冲击压路机由牵引车带动非圆形轮滚动,多边形滚轮产生的势能与行驶的动能相结合,沿地面进行静压、搓揉、冲击的连续冲击碾压作业,形成高振幅、低频率的冲击压实作用。高能量冲击力周期性连续冲击地面,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向下具有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产生的冲击碾压功能,可使地下土层的密实度增大,达到压实的目的。
冲击压路机对于土基表面进行冲击作用,冲击滚轮运转一周共有三次压实、三次冲击作用,一周内对任一点冲击次数的概率为16,采用冲击压路机碾压6遍为一作业循环。碾压时冲击压路机从坡脚外1m处向中心逐步推进碾压,轮迹横向重迭12,纵向错16轮周长,碾压时保证冲击压路机时速1012kmh,以保证冲击力,保证每一点均能够被冲击到。每冲击12遍,需分层检测(20cm、50cm、
f80cm、120cm)压实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孔隙比、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等指标。冲击碾压完成后,检测总的沉降量、湿陷系数、压实度等数据,判断是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33强夯法强夯法是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加大土地的紧实度,对于加大地基的承受力度,防止灾害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强夯法的原理较为简单易懂,就是应用了物理原理,在强夯法中将具有较大重量的重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巨大能量对地面造成巨大的冲击,经过多次重锤下落夯实,达到使土质紧密的效果。对于湿陷性黄土地质利用强夯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湿陷性,增强公路地基的坚固性,增加公路承载力度,减少危害的产生。根据不同的土地使用用途,重锤的重量也不相同,建筑中的重锤一般选用3到5吨即可,而公路地基中,地基的承载力度要求更高,所以选用的重锤远远超过建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