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以上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答案:1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也扩大了儒学,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与儒学的发展。
5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