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应用提升】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D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解析: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
一、选择题1.关于汉初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内容,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CA.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身,二是治国B.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C.只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不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黄老之学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居于支配地位2.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B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②倡导“待时而动”③倡导“因时制宜”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14江苏单科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B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4.2014成都摸底《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DA.加强集权B.独尊儒术
2
fC.推行教化D.顺应天意解析: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难于他,因此英明的统治者应该“与天同”,顺应天意,故选D项。5.2014揭阳期末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B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解析:依据材料,“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指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统治思想占据主流地位,而与此相关的儒学家是董仲舒,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C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