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身体美学”一瞥
寇鹏程内容提要:中国文学中的身体形象大致经历了这样五个阶段:一、《诗经》至唐朝:作为仪态神韵的身体;二、宋元到晚清的章回小说:作为性别身份的身体;三、现代文学三十年:作为个性性格的身体;四、19491970年代:作为政治革命的身体;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感性生命的身体。关键词:中国身体美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的“私人化写作”“美女写作”“宝、、贝作家写作”“下半身写作”“身体写作”等概念甚嚣尘上,愈演愈烈。、、从卫慧、棉棉到木子美、流氓燕等等,直接描写自己与多个人一见面就做爱的经历,描写自己的月经、性器官等生理现象,那种赤裸裸的身体欲望描写给中国文坛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身体形象”在她们那里成了一个展览品、消费品,一个市场。这股轰轰烈烈的“身体革命”的潮流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很有一部分人斥责“身体写作”的堕落,但是,正如陶东风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很少见到有人把木子美等人的所谓身体写作放在文学史的脉络里来审理。1确实,我们与其一味地批评“身体写作””是文学的堕落,还不如将其放在“身体的历史”中去研究“身体美学”自身独特的意义。本文就将以“历史”的眼光来审理一下中国对于“身体”形象的描绘,在这个历史的轨迹中寻找“身体”的意义。一、《诗经》至唐朝:作为仪态神韵的身体从《诗经》到唐朝,文学作品里的身体形象主要关注的是人物的整体精神面貌,气质神韵。在惊鸿一瞥似的审美观照中获得一个整体的仪态意蕴,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诗经》中的“美人”,只是用“窈窕淑女”“有女如玉”“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宛如清扬”“颜如舜英”等句子来摄取这个“美无度”、、的美人整体神采。它关注的是一种整体的精神面貌、仪态气韵,并没有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更具体的细致描写。即使是细节描写,也只是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突出其“高大”的整体形象。《诗经》里最详细的描写恐怕要算《卫风.硕人》了,这里的美人“硕人其颀,衣锦衣。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里对美人的“手”“皮肤”“领”“齿”“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白描,但马上、、、、又落实到对这个美人整体仪态的感受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个”“巧笑倩兮”的可爱形象,她的精神气韵才是这个形象的重心。
1
f到了那个“风度翩翩”的魏晋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